环京定位发生变化,释放多重楼市利好信号,但炒房者没机会了
但市场稳定的大局下,房价不会大起大落还会起作用。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燕郊等环京楼市呢?
根据大数据房价指数(BHPI)监测显示,今年2月燕郊房价环比上涨7.63%,这是燕郊房价连续3个月快速上涨。北京在回暖,只是这燕郊的步子迈得有点大,这也导致廊坊在全国的房价涨幅中脱颖而出。诸葛找房的数据显示,3月100个城市的二手住宅挂牌均价中,环比上涨城市59个,环比下跌城市41个。从环比涨幅TOP10城市来看,以东部及西部的三四线城市为主。其中廊坊涨幅最大,环比上涨5.55%,环京市场在节后回暖迹象显现。
这也向市场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,那就是燕郊等环京楼市的确在恢复元气。而真正的那些三四线城市却在走下坡路,诸葛找房报告显示,一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增长,但三四线代表城市市场仍在降温。这就说明环京楼市跟其他三四线城市并不一样。这也印证了一开始我说的它是依附于大城市的市场,要按照大城市的逻辑来分析。
客观地说,燕郊有大量刚需需求,同时各种利好也是纷纷而来。比如,过去一直被看好的燕郊等绝佳的地理位置,这是天然条件,因为北京无论调控与否,很多人也是不可能买得起那么贵的房子的。燕郊的各种利好都在眼前,比如往东边迁,比如北三县与之统一规划……这都是利好,只是这些利好早在之前就已经透支过了。
什么都怕过,所以燕郊有冲上4万的潜质,也有掉下来的可能。现在很多人问是不是可以去燕郊抄底了?对于大城市买房者而言,基本不用期待房价回落就能让你买得起,北京市场好起来,环京楼市也是水涨船高,近水楼台先得月。如果北京政策严格,会把有效需求挤到周边,所以理论上周边的市场都是长期看好的。之所以出现回落,还是因为之前房价上涨太不理性。
客观来看环京,就需要清楚它目前的定位。近日,燕潮大桥的通车,同样也释放了一个信号,那就是不仅是物理距离还是时间距离,更让北三县与北京拉近了距离,而且融入感越来越强烈。这就意味着环京的定位发生了变化。
北三县应该充分利用机会,尤其是“四统一”的政策优势,打造创新性产业,既要与北京的创新性城市建设相融合,也要“三城一区”主动做产业技术等对接;北三县不要过多强调差异化,应抱着开放的态度,在与北京发展更相关的科创、文化领域做出创新。
由此可见,今后大拆大建一定不是北三县的主流,房地产也不应该成为环京的主要产业,环京一带楼市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,如今这里跟北京的规划也渐渐统一,但不能成为开发商炒作的理由,而是这里的市场将会更加正规化,开发商和城市将会更加注重品质的发展。这样接下来剩下的都是对未来配套的完善,对交通的完善,这里将会越来越宜居。将来可不是谁想来谁就能来,燕郊在2019年可能会相对好一些,但绝对不会无限放开政策,因为这里不是普通的三四线城市。
一个被套牢的炒房者感叹大势已去,并不想放弃这套争取了3年的房子,“只希望能顺利收房”。3年前押的这套房子,已经从1.8万元/平方米回落至1.3万元/平方米,“炒楼花”的短线投机时代开始远去。过去10年,旺盛的购房居住需求,让这里成了炒房客的“赌坊”。而未来则是把这些炒房者挤出环京市场。